2025年7月24日,韩国贸易委员会发布第2025-16号公告,对原产于中国的单模光纤作出反倾销肯定性初裁,建议征收43.35%的临时反倾销税。这一消息无疑为中国光纤出口商敲响了警钟:韩国市场的进入门槛正急剧升高。
在高关税壁垒面前,越来越多企业开始寻求更灵活的出口路径。实践证明,马来西亚转口贸易模式正成为中国光纤企业合规突围的可行方案。
1. 问题核心
43.35%的税率意味着直接出口几乎没有利润空间,而市场需求依然存在。如果不调整出口路线,中国厂商将面临订单流失、市场份额被取代的双重压力。
2. 巴生港换柜:身份重塑的关键一环
在马来西亚转口模式中,巴生港是核心枢纽。货物从中国运抵巴生港后,通过换柜操作完成集装箱重新装载、重新贴签和货权转移,确保货物在文件层面脱离“中国出口商”的身份标识。
3. CO产地证:合规的核心凭证
完成换柜后,由马来西亚本地贸易公司申请并签发马来西亚CO原产地证。该证书在韩国海关有较高认可度,可实现以马来西亚产地身份出口,合法规避中国原产身份下的反倾销税。
4. 操作流程简述
一程:中国出口 → 马来西亚巴生港(正常报关+退税)
中转环节:巴生港换柜 + 文件重组 + CO申请
第二程:马来西亚出口 → 韩国(凭马来西亚CO清关)
5. 未来趋势
随着全球贸易保护措施的常态化,第三国中转+产地证重构身份将成为高技术制造业出口的重要策略。对于光纤行业来说,这不仅是一次战术调整,更是未来供应链规划的战略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