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HYVRP 矿用阻燃屏蔽电缆的详细介绍:
结构组成
导体:通常由多股无氧铜丝绞合而成,符合 GB/T3956 标准中的第 5 类导体。铜丝直径较细,如常见的有 42 根直径 0.15mm 的细铜丝绞合而成一股,高导电率、低电阻,且柔韧性强,便于弯曲和敷设。
绝缘层:一般采用聚乙烯(PE)或低密度聚乙烯(LDPE)材料,具有高绝缘电阻,能减少信号传输损耗,耐化学腐蚀,适应矿井潮湿、油污等恶劣环境,柔韧性好,不易开裂。
屏蔽层:主要采用铜丝编织屏蔽,编织密度通常≥80%,也有铝箔 + 铜丝复合屏蔽的形式,可有效抑制电磁干扰(EMI)和射频干扰(RFI),防止外部信号干扰,确保通信质量稳定。
护套层:通常为聚氯乙烯(PVC)或阻燃聚氯乙烯(ZR-PVC)材质,具有耐磨损、耐油、耐酸碱腐蚀的特点,阻燃性能符合矿用标准如 MT818,能降低火灾风险。
性能特点
阻燃性能:符合 MT/T 8 等矿用标准,具有离火自熄特性,可减少在煤矿井下等环境中因电缆引发火灾的风险。
抗静电性能:表面电阻≤1×10⁹Ω,能抑制静电积聚,保障使用安全。
抗干扰能力:优异的屏蔽设计,使其在高电磁干扰环境下也能保持稳定的信号传输,有效抵御外界电磁干扰,确保信号传输的完整性。
耐候性好:电缆的外部材料经过特殊处理,可抵御矿山环境中的化学腐蚀,适应潮湿、多尘等恶劣环境。
柔韧性佳:多股细铜丝绞合的导体结构以及合适的绝缘和护套材料,使得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通常为电缆外径的 10 倍,能灵活适应狭小空间安装,可移动敷设或固定安装。
工作环境
温度范围:工作环境温度范围一般为 - 40℃至 + 50℃,安装敷设环境温度应不低于 - 10℃。
湿度条件:在 25℃的条件下,其工作环境的最大相对湿度可达 95%。
应用领域
煤矿通信系统:可用于连接井下调度、无线通信基站等设备,实现语音和数据传输,保障井下与地面的通信畅通。
监测监控系统:用于传输瓦斯、温度、压力等传感器信号至地面监控中心,以便实时监测矿井情况并及时预警,为矿井安全提供保障。
自动化设备控制:适用于采煤机、输送机等自动化设备的信号传输,实现设备的远程控制与自动化运行,提高煤矿生产的效率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