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网联汽车时代加速到来,汽车与网络深度融合,信息安全挑战也日益凸显。拒绝服务攻击可能让车辆通信、控制陷入混乱,关乎出行安全与产业健康发展。GB 《汽车整车信息安全技术要求》里 “8.3.3.10 拒绝服务攻击识别防护安全测试” ,为守护汽车信息安全筑牢防线,值得行业伙伴深入了解。
一、标准背景:应产业安全需求而生随着智能网联汽车普及,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程度持续提升,信息安全隐患不断显现。车辆通信遭攻击,小则影响功能使用,大则威胁驾乘人员安全。GB 参考 ISO/SAE 21434、UNECE R155 等,结合国内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实际制定,2026 年 1 月 1 日起实施,覆盖 M 类、N 类及装有电子控制单元的 O 类车辆,从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到通信、软件升级等多方面,明确技术要求与试验方法,为产业安全发展定规矩。
二、拒绝服务攻击防护:核心要求与测试(一)安全要求:识别攻击并有效处置标准规定,车辆需具备识别通信通道(如移动蜂窝通信、V2X、CAN 总线、车载以太网等)遭受拒绝服务攻击的能力,且要对攻击进行处理。处理方式包括拦截或丢弃攻击数据包,让受影响系统自动恢复,做好日志记录。这一系列要求,确保车辆在面对攻击时,能及时察觉、主动应对,维持通信与功能正常。
(二)测试方法:模拟场景验证防护力测试时,需让车辆处于静止和运动状态,使用拒绝服务攻击测试设备,依次对移动蜂窝通信、V2X、CAN 总线、车载以太网等通道发起攻击,验证车辆是否满足安全要求。这意味着车企要从硬件防护设计、软件算法优化等层面发力,确保车辆在实际行驶的复杂环境中,能抵御攻击,保障安全。
三、行业影响与行动方向(一)车企:提前布局,满足合规2026 年实施期限临近,车企需尽早行动:
技术研发上,升级车载信息安全系统,优化攻击识别逻辑,加固通信协议,提升车辆抵御攻击的能力;
测试验证环节,依据标准构建测试体系,模拟多样攻击场景,提前发现并解决潜在安全漏洞;
流程管理中,将信息安全融入整车开发全流程,从设计到售后,全链路管控信息安全风险 。
(二)产业协同:多方合力筑安全零部件供应商需同步提升通信模块、电子控制单元的安全性能,从源头降低风险;检测机构要完善测试能力,为车企提供认证服务;行业组织可促进信息共享、技术交流,凝聚产业力量,共同提升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水平。
(三)行动呼吁:早准备,占先机若想获取 GB 测试方案,定制过审策略,可联系我们。团队能提供针对性支持,助力提前符合标准要求,在市场竞争中把握主动。
智能网联汽车的安全发展,需要各方重视标准、落实要求。了解拒绝服务攻击防护测试要点,才能让汽车在智能化浪潮中,既拥抱创新,又守护安全,推动产业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