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冷链物流公司 东莞至漳州冷冻运输物流 冷链运输 专业冷藏运输

广东踏信冷链: 时效快
冷链运输: 服务好
东莞.深圳 佛山: 质量有保证
单价: 面议
发货期限: 自买家付款之日起 天内发货
所在地: 广东 东莞
有效期至: 长期有效
发布时间: 2023-12-19 10:46
最后更新: 2023-12-19 10:46
浏览次数: 56
发布企业资料
详细说明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有代表提交了《关于推动氨制冷剂在冷链行业安全应用》的提案,还有代表建议加大物流用地建设规划和保障力度,给予社会化冷链物流公司更多支持。国家及地方对冷链物流的支持在冷链企业发展上也体现的淋漓尽致。

“过去,由于产地‘先一公里’的冷链物流不发达,经常有应季果蔬滞销,无法实现错峰上市和农业产业化加工,造成农产品损耗。”中物联冷链委秘书长秦玉鸣认为,农产品原产地是下一步健全冷链物流体系的重点,“近年来,发改委、农业农村部、商务部等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鼓励农产品‘出村进城’,企业应抓住良机、乘势而上。”

今年2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支持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在提供资源、降本增效、资金扶持方面给冷链企业注入了“强心针”。《意见》提出,支持企业利用工业旧厂房、仓库和存量土地资源建设符合规划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涉及原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和租赁的,按规定办理土地有偿使用手续;降低企业用电成本,对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供销合作社、产业化企业、邮政快递企业等各类实体在农村建设的保鲜仓储设施用电执行农业生产电价;鼓励有条件的市、县(市、区)对冷链物流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再按25%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标准给予奖补……

 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冷链物流市场总规模为3832亿元,比2019年增长440.8亿元,同比增长13%。据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到2022年,我国冷链物流行业市场规模将突破4500亿元。行业未来发展将拥有更大的空间和更多的机会。在政策加持下,冷链企业发展之路将越来越顺畅,农产品“早一公里”到“后一公里”的全程衔接也将为乡村振兴奏响乐章。

   

冷链物流是我国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和发挥强大优势的重要领域,对构建新发展格局、保障食品和医药产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肺炎疫情持续蔓延和消费升级快速提升双重影响下,我国冷链物流展现出强劲韧性和巨大潜力,但同时也暴露出设施供给不均衡、法规标准不完善、装备技术水平不高等短板弱项,特别是农产品产后损失和食品流通浪费居高不下,一直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立足新发展阶段,应把握历史机遇,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推动冷链物流转型升级。



大连港毅都冷链物流中心



图片(图片来源于豫见交通)



冷链物流建设呈现较多积极变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统一决策部署下,各相关部门在冷链物流政策谋划、机制建设、能力建设和条件保障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冷链物流建设作为重要补短板工程,呈现较多积极变化。



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全面开展,国家有关部门密集出台冷链物流政策多达50项,对冷链物流发展目标、发展方式、发展路径持续加强政策指导,有力推动了我国冷链物流实现超常规发展。特别是《“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的出台,进一步确立了其战略地位和作用。



发展基本面持续向好。近5年,我国冷链物流需求总量年均增长率超过19.2%,市场规模、冷库库容量、冷藏车保有量提高两倍以上。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产销地冷链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冷链装备水平显著提升,推动以公路为主导的运输模式向多式联运加快发展。



市场主体不断扩大。我国冷链物流企业之间整合、并购、重组加快,冷链仓储、运输、配送、装备制造等领域形成一批企业,全国冷链物流“企业”规模占市场总规模接近20%,资源整合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



同时也要看到,当前产业升级和扩大内需对高品质、精细化、个性化的冷链物流服务需求迫切,**肺炎疫情、“双碳”目标、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下,对冷链物流服务、绿色发展、应急能力等提出更高要求,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冷链物流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创造了新机遇。我国冷链物流实现高质量发展,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



立足国际正视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短板



从发展硬实力看。一是基础设施供给失衡。我国人均冷库容量仅为0.13立方米,远低于美国(0.49)、日本(0.32)、韩国(0.28)水平,产地冷藏保鲜设施资源不足、城乡冷库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亟待改善。冷库分布呈现“东部多中西部少”状态,华东地区冷库容量占比高达41%,但农产品主产地的西北和东北地区合计仅占13%,全国冷库布局结构矛盾突出。冷链物流枢纽设施集约化、规模化水平不高,全国骨干冷链物流网络尚未形成。二是装备技术创新不足。我国冷链物流作业仍以人工为主,自动化智能化分拣、搬运、装卸等设施设备应用不足,冷链作业化水平不高制约整体效率提升。冷藏车等配套设施数量少且技术水平不高,特别是新能源冷藏车发展滞后。我国冷藏车数量仅占货运汽车0.3%左右,主要发达国家占比高达0.8%至3%。三是信息化支撑不够。我国冷链物流信息化程度较低,智能气调、控温、智能仓储、无接触配送、大数据补货等新型冷链物流信息化技术仍处在探索推广阶段,有很大提升空间。



从发展软实力看。一是市场集中度不高且化分工差。我国冷链物流“企业”市场占有率虽日益提升,但中小企业仍占较大体量,与发达国家差距十分明显,由于缺少高能级骨干冷链物流企业整合带动,难以搭建网络化服务体系,行业盈利水平不高。我国冷链物流企业多为货主企业,性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仅占20%左右,化分工较差,无法满足各层次服务需求。二是冷链物流成本过高。由于我国冷链物流实行以批发市场为主导的多层级、长链条流通模式,缺乏全程冷链运输组织主体,造成物流环节多、成本高、效率低。企业在发展中面临的用地难、融资难、车辆通行难,进一步加剧了成本压力。三是全链条监管体系尚未形成。由于冷链物流涉及多个环节、多个部门,全链条、协同化监管合力没有形成,监管效能不高。现有国家、行业标准中推荐性标准多,强制性标准少,对冷链物流企业约束力不强。由于信息化监管基础薄弱,目前除医药冷链物流外,其他冷链物流尚无法实现全程冷链动态监管。四是人才缺口较大。由于发展理念薄弱等客观原因,社会对冷链物流宣传引导不够,人才培养意识淡薄、定位模糊,高校设置滞后、课程体系不合理等问题突出,特别是全程冷链的思维和意识缺乏、复合型人才不足等人才瓶颈问题制约行业高质量发展。



相关冷链物流产品
相关冷链物流产品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