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金税四期的上线和全面数字化电子发票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使用,数电票时代正式来临。涉税稽查将发生怎样的变化?企业将面临哪些风险?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对了,记得给我留个关注,以后诸多最新政策会第一时间整理出来告诉大家~
01
什么是金税四期
据悉,金税四期建设的顶层设计已完成,形成了征管方式从“收税”到“报税”再到“算税”、征管流程从“上机”到“上网”再到“上云”、征管效能从“经验管税”到“以票管税”再到“以数治税”的智慧税务蓝图!
金税四期发展:开启“以数治税”新时代
金税四期主体功能有“全电发票” “视频指挥台”“重大事项”“重要日程”四大项,保留接口提供功能扩展能力。
金税四期的核心是“全电发票”,全电发票开具、报销、入账、档案、存储等环节全部电子化,实现了发票的“即时开具、即时交付、即时查验”,企业无论买材料还是卖产品,税务系统都能在第一时间知道,一切的异常很容易被监测。
不止是税务方面,金税四期同样将“非税”业务一起纳入,力求在整体业务层面上对纳税人进行更全面的监控。
在金税四期开发阶段,各部委、人民银行及部分商业银行等共同参与,搭建与各机构之间信息共享和核查的通道;不光企业和法人的信息能实时调取,更能实现企业相关人员手机号码、企业纳税信息状态、企业登记注册信息核查这些功能。
随着全面数字化的电子发票(全电发票)的铺开,逐渐成熟的金税四期不仅会让纳税人减轻发票相关业务的繁琐工作,将提高税收监管整体水平,让违法行为无处遁形。
虚开发票被罚
涉案金额30亿元特大虚开案
长沙两名自然人通过冒名注册、虚构业务、虚构资金往来、私刻受票企业公章制作虚假征管备案文书等方式,向全国上千家企业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税务部门将计就计,联合公安层层突破,成功查处一起涉案金额高达 30 亿元的虚开大案。该犯罪团伙具有熟悉稽查流程、利用高科技手段进行发票虚开等特点,善于利用税务部门以及税务部门与其他部门协作间的薄弱环节实施虚开发票行为。
本案查处过程中,专案组充分运用金税三期系统,在前期检查中结合已查获的企业内账、银行流水,与征管后台数据比对分析,精准找出了下游疑点受票企业。在前期公安部门未介入的情况下,通过协查疑点受票企业,取得了有关以支付手续费形式取得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证据。后期“税警检”三部门联合开展,成功击破,抓捕嫌疑人。
现在不少公司建立“空壳公司”进行虚开业务,国家方面对其监管也愈发严格,尤其是金税四期上线后,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的完善、发票数据信息的整合等愈发严格,想虚开,对不起,那个时代结束了!规规矩矩交税,老老实实享受财政政策吧!
出口骗税
利润过高,进行抵减
增值税专用发票:增值税专用发票是由国家税务总局监制设计印制的,一般由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领购使用的一种特殊发票。它不仅是一般的商事凭证,还是计算抵扣税款的法定凭证。
无票支出
企业的账面利润和实际利润不符,这是国内多数企业的通病。引起此类情况的原因除了相关费用的抵扣问题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无票的支出。
无票支出的原因比较多,可能是企业为了优惠,购入货物便没有索要发票,也有的像一些居间费等没有办法在企业报表中显示,还可以是一些临时员工的薪资等,没有发票,按照账面的利润缴纳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企业是亏损的,部分老板开始动歪心思了,想买发票,虚开。
买票、虚开等行为国家已经明令禁止了,继续虚开只能把自己送入无可挽回的深渊,不值当的。
关键点
(1)虚假开户;
(2)少交个税和社 保;
(3)收入成本严重不匹配;
(4)税负异常;
(5)虚开发票;
(6)虚列成本;
(7)隐瞒收入;

3、骗取出口退税税务总局、公安部、海关总署、中国人民银行在内的四部门联合预防和打击违反税收法规,采取以假报出口等欺骗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数额较大等行为。
4、零申报增值税长期零申报也是税务稽查的重点对象。零申报持续时间一旦达到3-6个月,税务机关就会对企业展开分析调查,确认企业是否存在隐匿收入等问题。
5、虚列人员工资针对人员工资,税务机关会从工资支出凭证、企业职工人数、薪酬标准等方面严查工资费用。金税四期一旦上线,历年来的这些数据分分钟会被大数据发现!
7、税负率异常增值税申报收入长期大于企业所得税申报收入;税负率异常,如企业平均税负率上下浮动超过20%,税务机关就会对其进行重点调查;企业大部分员工长期在个税起征点以下;员工个税申报表中的工资与企业申报的工资不一致;实收资本增加,印花税未缴纳;盈余公积转增资本,个人股东却未缴个税等等。
02

金税四期上线后,企业库存会的透明化,企业一定要做好存货管理,统计好进销存,定期盘点库存,做好账实差异分析表,尽量避免库存账实不一致。 4、虚开发票的企业这个咱们之前说过了,面对金四+大数据+电子发票+四流一致,基本属于“露头就打”。
03

1、故意用个人卡发工资
这个是比较常见的错误形式。主要包含9类交易:
错误形式1现金交易超过20万;2公转公超过200万;3私户的转账金额过大(境内转账超50万,境外转账超20万);4公司规模小,但流水巨大;5转入转出异常(分批转入集中转出,集中转入分批转出);6资金流向与经营无关;7公户私户频繁互转(越频繁,引起监管和稽查数据的异常就越多);8频繁开销户(频繁开销户,银行都有纪录,不是销了就没事);9闲置账号大量交易(很多三年没有用的账户突然产生一笔大交易,很容易引起银行系统的预警,银行数据在未来肯定会跟税务数据打通)。
2、对开发票、环开发票
对开,是你开给我,我再开给你,来回倒账;环开,是A倒给B,B倒给C,C再倒给A。
3、隐瞒收入
包括3种重点监管情况:账户现金交易超过20万;公户转账超过200万;私户转账超过20万(境内)或50万(境外)。
4、虚列成本
指的是主营成本长期大于主营收入。比如公司没有车,却存在大量的加油费;比如差旅费、会议费、咨询费等异常。
5、买卖发票
买卖发票是违法犯罪行为,千万不要碰。
6、用现金收支货款
用现金收支货款在特殊场景下是可以的,比如对方是个体工商户。但用现金来收支几十万的大额货款,就很容易引起警觉。
7、到处找发票抵税
有些公司的报销发票一看就是假的。比如,三个人能在一个月里花了30万办公费?一个人一个月能用掉10万块的加油票?
8、大量员工的个税零申报
比如从老板到员工全部月薪5000块,因为听说5000块是免征额。老板用个人账户给员工发工资。这不仅会对老板个人账户造成非常大的风险,也可能给企业带来劳动用工方面的风险。
9、帮交社 保
这指的是劳动关系和社 保关系不对应,真正业务真实,合同、发票、资金三流合一,确属劳务派遣是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