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介绍
张掖市多成农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11月,是一家以杂交玉米新品种选育、生产、示范推广和农业科技开发、农业生产资料销售及农业信息咨询服务为一体的农业科技型民营企业。
公司主要经营住所位于甘州区平原堡街道,公司占地面积108亩,注册资金3200万元。
现有职工152人,下设玉米种子生产加工中心、淀粉生产加工中心、糠醛加工中心、马铃薯良种繁育场、农业高新科技示范园、新品研究发展中心、产品营销中心、病虫害防治服务中心8个实体单位,拥有办公及实验楼1966.2m2,种子检验室、挂藏室及考种室600m2,各类库房13200m2,加工车间3556m2,籽粒晒场4.2万m2,果穗集中自然晾晒场1000亩;现已建成全国的1万吨的自动化种子加工生产线1条、1万吨的淀粉生产加工线1条、2万吨的糠醛生产加工线1条、省种子管理站认证的标准化种子检验室1个,各类种子加工机械、生产机械及仪器设备152台(件),固定资产总值3900多万元,现已发展成为集科研、生产、加工、营销、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农龙头企业。
目前,公司已在甘州区杂交制种的精华地带建立了3万亩玉米种子生产基地,1万亩马铃薯种植基地,带动5200户农民发展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和加工型马铃薯种植,每年为当地农民解决了7万多个工作日的务工岗位。
2011年,公司采取订单预约,最低保护价收入购的方式,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和村社签订预约生产合同364份,落实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2.1万亩,马铃薯繁种基地0.1万亩,加工型马铃薯生产基地1万亩;收购玉米鲜穗1.9万吨、脱毒马铃薯种薯0.2万吨、加工型马铃薯3.2万吨、玉米芯1.1万吨;生产优质玉米种子0.9万吨、脱毒马铃薯种薯0.2万吨、精淀粉0.51万吨、糠醇1.2万吨,总产值达到1.3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毛利润800万元。
带动当地农民户均增收620元。
2010年公司董事长王多成先生,针对近年来张掖市杂交玉米制种产业中存在的种子晾晒困难、晾晒成本过高、非法倒卖种子猖獗等突出问题,全面分析了甘州区近30年10月份天气变化特征及演变规律,探索出了投入少,成本低,节能环保,即可有效防止冻害,又能提高种子质量的玉米果穗集中自然晾晒技术,2011年在张掖市得到了全面推广,一项可为农民亩节约晾晒成本100元以上,带动全市农民节本增效1亿元以上。
其贡献不亚于甘肃省大力推广的全覆膜双垄集雨沟播技术。
公司成立以来,为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促进种子产业化经营,走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子,与农业高校、农业科研部门密切合作,以2万亩玉米制种基地为依托,100亩实验基地为中心积极从事科学试验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实现了科技与种子产业发展的有效对接。
自主立项研究的“甘肃黑河流域灌区精品玉米种子生产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推广”项目,2010年12月16日通过甘肃省科技厅鉴定验收,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2011年获张掖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该成果近3年在黑河流域灌区累计示范推广面积为 53.1万亩,获经济效益为29921.8万元,新增税收1405.82万元,节支总额为4513.5万元。
研究成果促进了玉米制种产业由规模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对提升种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壮大种子龙头企业,推进地方种植业结构优化升级,延伸种子产业链,加快种子生产标准化进程,增强种子的市场竞争力,保证我国玉米生产稳定发展和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今后,公司将引入现代企业发展理念和经营管理模式,创新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健全产品质量保障体系,加强与省内外科研机构的合作,以打造精品玉米、马铃薯种子,实现农民增收和企业增效互利共赢为目标,大力开展科技研发与创新,积极探索完善精品种子生产加工集成技术体系,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提高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增加玉米、马铃薯制种产业效益,计划建立精品玉米、马铃薯种植基地5万亩以上,带动1万户农户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争取实现年产值2亿元,为地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力争在2-3年间使公司业务全面升级,成为农业部发证的“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体系和当地主要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公司主要经营住所位于甘州区平原堡街道,公司占地面积108亩,注册资金3200万元。
现有职工152人,下设玉米种子生产加工中心、淀粉生产加工中心、糠醛加工中心、马铃薯良种繁育场、农业高新科技示范园、新品研究发展中心、产品营销中心、病虫害防治服务中心8个实体单位,拥有办公及实验楼1966.2m2,种子检验室、挂藏室及考种室600m2,各类库房13200m2,加工车间3556m2,籽粒晒场4.2万m2,果穗集中自然晾晒场1000亩;现已建成全国的1万吨的自动化种子加工生产线1条、1万吨的淀粉生产加工线1条、2万吨的糠醛生产加工线1条、省种子管理站认证的标准化种子检验室1个,各类种子加工机械、生产机械及仪器设备152台(件),固定资产总值3900多万元,现已发展成为集科研、生产、加工、营销、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农龙头企业。
目前,公司已在甘州区杂交制种的精华地带建立了3万亩玉米种子生产基地,1万亩马铃薯种植基地,带动5200户农民发展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和加工型马铃薯种植,每年为当地农民解决了7万多个工作日的务工岗位。
2011年,公司采取订单预约,最低保护价收入购的方式,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和村社签订预约生产合同364份,落实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2.1万亩,马铃薯繁种基地0.1万亩,加工型马铃薯生产基地1万亩;收购玉米鲜穗1.9万吨、脱毒马铃薯种薯0.2万吨、加工型马铃薯3.2万吨、玉米芯1.1万吨;生产优质玉米种子0.9万吨、脱毒马铃薯种薯0.2万吨、精淀粉0.51万吨、糠醇1.2万吨,总产值达到1.3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毛利润800万元。
带动当地农民户均增收620元。
2010年公司董事长王多成先生,针对近年来张掖市杂交玉米制种产业中存在的种子晾晒困难、晾晒成本过高、非法倒卖种子猖獗等突出问题,全面分析了甘州区近30年10月份天气变化特征及演变规律,探索出了投入少,成本低,节能环保,即可有效防止冻害,又能提高种子质量的玉米果穗集中自然晾晒技术,2011年在张掖市得到了全面推广,一项可为农民亩节约晾晒成本100元以上,带动全市农民节本增效1亿元以上。
其贡献不亚于甘肃省大力推广的全覆膜双垄集雨沟播技术。
公司成立以来,为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促进种子产业化经营,走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子,与农业高校、农业科研部门密切合作,以2万亩玉米制种基地为依托,100亩实验基地为中心积极从事科学试验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实现了科技与种子产业发展的有效对接。
自主立项研究的“甘肃黑河流域灌区精品玉米种子生产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推广”项目,2010年12月16日通过甘肃省科技厅鉴定验收,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2011年获张掖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该成果近3年在黑河流域灌区累计示范推广面积为 53.1万亩,获经济效益为29921.8万元,新增税收1405.82万元,节支总额为4513.5万元。
研究成果促进了玉米制种产业由规模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对提升种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壮大种子龙头企业,推进地方种植业结构优化升级,延伸种子产业链,加快种子生产标准化进程,增强种子的市场竞争力,保证我国玉米生产稳定发展和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今后,公司将引入现代企业发展理念和经营管理模式,创新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健全产品质量保障体系,加强与省内外科研机构的合作,以打造精品玉米、马铃薯种子,实现农民增收和企业增效互利共赢为目标,大力开展科技研发与创新,积极探索完善精品种子生产加工集成技术体系,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提高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增加玉米、马铃薯制种产业效益,计划建立精品玉米、马铃薯种植基地5万亩以上,带动1万户农户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争取实现年产值2亿元,为地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力争在2-3年间使公司业务全面升级,成为农业部发证的“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体系和当地主要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请卖家联系我
在线采购产品
公司基本资料